GBT 22000-2006 ISO22000-200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适用于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ID

C06E22B221094949892B00F2F4014E75

文件大小(MB)

2.29

页数:

3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8-1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7. 020,X 00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000—2006/ISO 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for any organization in the food chain,(ISO 22000;2005,IDT),2006-03-01 发布2006-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2000—2006/ISO 22000:2005,目 次,前言. in,iso前言.. n,引言 V,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3,4. ! 总要求.. 3,4.2 文件要求.. 4,5管理职责.. 4,5.1 管理承诺4,5.2 食品安全方针 . 5,5.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策划 5,5.4 职责和权限 5,5.5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5,5 . 6 沟通 5,5.7 应急准备和响应.. 6,5.8 管理评审.. 6,6 资源管理.. 7,6 . 1资源提供.7,6.2 人カ资源7,6.3 基础设施.. 7,6.4 工作环境.. 7,7 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 7,7 . 1 总则. 7,7 .2 前提方案(PRPs). 7,7 .3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8,7. 4危害分析. 9,7. 5 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的建立 10,7. 6 HACCP计划的建立.. 10,7. 7预备信息的更新、规定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文件的更新. 11,7.8验证策划 11,7.9 ?可追溯性系统. 12,7. 10 不符合控制 . 12,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确认、验证和改进. 13,8.1 总则. 13,8.2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 13,8.3 监视和测量的控制..14,1,GB/T 22000—2006/ISO 22000:2005,8.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 14,8.5 改迸..IB,附录A(资料性附录)GB/T 2200。…2006与GB/T 19001—2000之间的对应关系 . 16,附录B(资料性附录)HACCP与GB门、22000 —2006的对应关系 ..21,附录C(资料性附录)提供控制措施实例的法典参考文献ーーー包括前提方案和指南极北选M川,使用..,参考文献..北,11,GB/T 22000—2006/ISO 22000:2005,刖 百,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so 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Food,safel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any organization in the food chain) 〇,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管理部提出O,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ロ,:,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管理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农业部畜牧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商务部屠宰技术鉴定中心、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方圆标志认证中心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文、史小卫、王菁、杨志刚、吴晶、刘继业、包大跃、赵箭、刘克、刘俊华、姜宏、,赵志伟°,ID,GB/T 22000—2006/ISO 2200012005,IS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四向: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时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般,均イ](も加%,委员会的工作。与IS〇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I ■“任中,丨心点,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エ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国际标准遵照!SO/IEC导则第2部分的规则起草,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Mlカ体え,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ー些专利问题,对此应引起注意。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过行的サ,利权问题,ISO 22000由!SO/TC 34食品技术委员会制定,GB/1 22000—2006/ISO 22000:2005,引 言,食品安全与消费环节(由消费者摄入)食源性危害的存在状况有关。由于食品链的任何环节均可能,引入食品安全危害,应对整个食品链进行充分地控制。因此,食品安全应通过食品链中所有参与方的共,同努力来保证,食品链中的组织包括:饲料生产者、初级食品生产者,以及食品生产制造者、运输和仓储经营者,零,售分包商、餐饮服务与经营者(包括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他组织,如设备、包装材料、清洁剂、添加剂和辅料,的生产者),也包括相关服务提供者,为了确保整个食品链直至最终消费的食品安全,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该体系,结合了下列普遍认同的关键要素:,---- 相互沟通;,---- 体系管理;,---- 前提方案;,——HACCP原理,为了确保食品链每个环节所有相关的食品危害均得到识别和充分控制,整个食品链中各组织的沟,通必不可少。因此,组织与其在食品链中的上游和下游组织之间均需要沟通。尤其对于已确定的危害,和釆取的控制措施,应与顾客和供方逬行沟通,这将有助于明确顾客和……

……